经济学类专业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,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,西方经济学,经济思想史,经济史,世界经济,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,有部分学校还新增了网络经济学、企业经济学、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新型专业,本科阶段相对应的专业有经济学和经济学基地班等。
应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、区域经济学、财政学、金融学、产业经济学、国际贸易学、劳动经济学、统计学、数量经济学、国防经济10个二级学科,本科阶段相对应的专业有金融学、金融工程、保险学、统计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财政学(国外称为公共经济学)等。
1、财政学(公共经济学):培养适合在财政、税务和政府其他经济部门、大型中外企业、社会中介机构、高等院校等从事实际业务以及研究和教学的专门人才。研究方向有财政理论与制度研究、公共财政管理研究、区域地方财政与地方财政研究。
2、国际经济与贸易:培养既能进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,又能从事对外贸易实际业务,具备独立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、分析、决策和业务活动能力的专门人才。
3、金融学: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,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、处理金融保险业务,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,能在银行、证券、投资、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。
4、统计学: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,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,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,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、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、信息管理、数量分析等开发、应用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。
5、保险学:培养具有较强的从事保险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,具有宽厚扎实的现代经济、金融、保险及精算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。
6、金融工程:培养具有现代金融理论、经济、管理、数理工程及信息技术知识,掌握金融计算机、金融数学、金融英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,能开展金融风险管理、公司理财、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,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、金融分析和策划的应用型人才。
7、经济学: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,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,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、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。